江苏环境网 搜索信息
登录 注册
 
首页 - 信息中心 - 环保小知识 > 绿色生活
手足口病和蜱虫叮咬防护攻略请收好
发布时间:2025/3/29 0:11:19
来源:中国江苏网   点击:108

孩子皮肤多关注!手足口病和蜱虫叮咬防护攻略请收好

    进入春季以来,手足口病高发,很多家长担心手足口病影响孩子的健康。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儿童常见传染病,主要以5岁以下儿童感染为主。应怎样预防手足口病?家长和学校需要如何应对呢?
    中国疾控中心传染病管理处研究员 常昭瑞:既往监测结果显示,每年4月份开始我国手足口病的病例数逐渐增多,5到7月份是发病的高发季节。随着气温回升,手足口病的病例数会逐渐增多。不过,家长们也不必过于担忧。
    首先,大多数手足口病患者为轻症,预后良好;
    其次,科学防护可以有效降低手足口病的感染风险。

    专家建议家长,除了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做好环境通风和清洁消毒工作以外,还需要做好孩子的健康监测。

    中国疾控中心传染病管理处研究员 常昭瑞:如果孩子出现发热,手、足、臀等部位出现了疱疹、皮疹或者口腔黏膜或舌头出现了溃疡和疱疹,可能是得了手足口病,应及时就医,同时要观察孩子的意识状态、手脚皮肤温度以及有无肢体抖动等。适时做好患儿隔离。给孩子接种肠道病毒71型灭活疫苗。接种这个疫苗可以有效预防EV71感染相关的手足口病以及重症的发生,建议6月龄以上的适龄儿童尽早接种疫苗,鼓励在12月龄之前完成全程接种,以尽早起到保护作用。
    春夏季警惕蜱虫
    一旦被叮咬要妥善处理
    春夏季,户外蚊虫增多,往年有不少网友分享自己出游时被蜱虫叮咬的经历,那么,被蜱虫叮咬后有哪些症状?遇到这种情况,应该如何正确处理呢?
    专家介绍,被蜱虫叮咬后的症状往往因人而异,通常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一是局部反应。叮咬部位可能出现红肿、瘙痒或轻微疼痛,类似蚊虫叮咬,但持续时间会更长。
    二是过敏反应。部分人群对蜱虫唾液中的蛋白质过敏,可能出现皮疹、水疱甚至全身性的荨麻疹。
    三是感染症状。如果蜱虫携带病原体,可能会引发发热、头痛、肌肉酸痛、乏力等全身症状。
    一旦被蜱虫叮咬后要妥善处理。

    中国疾控中心病媒生物首席专家刘起勇介绍:
    一是尽快移除蜱虫,蜱虫在吸血时会将头部埋入皮肤,要用镊子或者专用蜱虫移除工具,紧贴皮肤夹住蜱虫头部,缓慢垂直向上拔除。
    二是消毒处理,用酒精或碘伏清洁叮咬部位,避免感染。
    三是健康观察,在接下来的几周内,密切观察是否出现发热、皮疹或其他异常症状。如有不适,及时就医并一定要告知医生曾经被蜱虫叮咬过,便于医生诊断。

[关闭本页]  [返回顶部]
注:除明确标明原创外,本站发布的图文内容均转载自网络,如您认为文章侵犯了您的权益或违反了法律法规和政策,请联系我们删除。
信息中心
 
快讯
媒体关注
图片新闻
公众说环保
绿色创意赛
环保小知识
如果您想与我们合作或了解更多江苏省内环保公益资源,欢迎与我们联系。
联系江苏环境网
关注江苏环境公众号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支持我们  |  合作伙伴  |  加入我们
Copyright © 2003-2025 www.jshj.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江苏绿色之友(南京大地文化发展交流中心)
电话:(025)84723697    网站邮箱:jslszy@jshj.org    工业与信息化部备案:苏ICP备140570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