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环境网 搜索信息
登录 注册
 
首页 - 信息中心 - 环保小知识 > 环保科普
我国生态环境监测向智能化跃升
发布时间:2025/3/27 19:21:47
来源:科技日报   点击:123

    科技日报北京3月26日电 (记者李禾)“经过50多年发展,生态环境监测已从手工监测发展到自动监测,并正向智能监测跃升。我们综合运用卫星、无人机、无人船、走航车、自动站等各种监测技术手段,努力讲清楚环境污染的指标、浓度、组分以及各类排放源构成特征和贡献率,及时发现重点湖库蓝藻水华、生态保护红线内生态破坏等问题。”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监测司司长蒋火华在26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说,通过科技赋能,监测将以更加明亮的“眼睛”、更加灵敏的“耳朵”、更加智慧的“大脑”,更好地为守护祖国的绿水青山“站岗放哨”。
    生态环境监测是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蒋火华说,生态环境部会同有关部门,建成了覆盖大气、地表水、地下水、土壤、噪声、海洋、生态等要素,布局合理、功能完善、全球规模最大的生态环境质量监测网络,能以真实、准确、全面的监测数据,“数说”美丽中国新画卷。
    当前,全球人工智能技术快速更迭,生态环境监测科技含量高、数据资源多,对人工智能应用有着迫切的业务需求。生态环境部近日印发《国家生态环境监测网络数智化转型方案》,标志着监测数智化转型迈出实质性步伐。
    蒋火华说,目前,DeepSeek已在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和不少地方生态环境监测部门得到初步应用。此外,在空气和地表水监测方面,通过开展国控站点数智化改造,让监测实现“无人运维”,现场运维频次和单次运维耗时将降低70%以上;让监测实现“智能采样+智能分析”,采用无人机等开展无人采样,分区域建设全自动无人化“黑灯实验室”,集中承担水质样品分析任务等,采样耗时、人员投入和运输成本将节约50%以上;实时传输红外相机、鸟类鸣声记录仪、两栖爬行动物雷达相机等新型智能设备的信息,基本实现生物多样性自动化监测,识别准确率超过85%。
    “近日,我部联合工信部、市场监管总局印发《关于促进环保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围绕环境监测等领域研发一批环保机器人、远程运维装备,加快虚拟现实、数字孪生等先进技术推广应用。”蒋火华说,生态环境部将积极推进新技术在生态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我们将更加聚焦群众身边的环境问题。”蒋火华说,“十五五”期间,将新增监测170余条群众身边的支流、小河监测,让点位跟着群众走、数据围着民生转,让公众对监测数据更加可感可及。

[关闭本页]  [返回顶部]
注:除明确标明原创外,本站发布的图文内容均转载自网络,如您认为文章侵犯了您的权益或违反了法律法规和政策,请联系我们删除。
信息中心
 
快讯
媒体关注
图片新闻
公众说环保
绿色创意赛
环保小知识
如果您想与我们合作或了解更多江苏省内环保公益资源,欢迎与我们联系。
联系江苏环境网
关注江苏环境公众号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支持我们  |  合作伙伴  |  加入我们
Copyright © 2003-2025 www.jshj.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江苏绿色之友(南京大地文化发展交流中心)
电话:(025)84723697    网站邮箱:jslszy@jshj.org    工业与信息化部备案:苏ICP备140570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