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水日 | "每寸冰川都是生命之水"—— 世界水日聚焦黄河源冰川保护

2025年3月22日是第三十三届“世界水日”,联合国确定2024年“世界水日”主题为"Glacier Preservation”(冰川保护)。
世界水日
为了唤起公众的节水意识,建立更全面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体制和相应的运行机制,1993年1月18日,第47届联合国大会根据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制定的《21世纪行动议程》中提出的建议,确定自1993年起,将每年的3月22日定为“世界水日”,以此推动水资源的综合性统筹规划和管理,加强水资源保护,解决日益严峻的缺水问题。同时,通过开展广泛的宣传教育活动,增强公众对开发和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冰川保护
2025年世界水日的主题是“冰川保护”。冰川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快速消融。随着地球逐渐变暖,世界上被冰雪覆盖的区域也在缩小,让水循环变得更加难以预测。融水流量的变化影响着数十亿人,并会引发洪水、干旱、山体滑坡和海平面上升。无数社区和生态系统面临着被毁灭的风险。随着我们共同努力减缓并适应气候变化,冰川保护已刻不容缓,我们必须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以减缓冰川消融。同时,我们必须探索更加可持续的融水管理方式。拯救我们的冰川,是守护人类与地球的生存战略。
阿尼玛卿冰川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黄河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发源于青藏高原腹地的扎曲、卡日曲和约古宗列曲。这些涓涓细流在亿万年地质变迁中,逐渐汇聚成滋养华夏文明的生命之河。据水文监测显示,黄河年均径流量中约 20% 来自青藏高原冰川融水,其中阿尼玛卿雪山作为黄河源区最大的冰川群之一,其冰川储量占整个黄河源区的 37%,覆盖面积约为?125km2。是维系黄河水资源稳定的重要 "固体水库"。
然而,在气温升高的影响下,阿尼玛卿冰川呈现出持续的退缩状态。监测研究表明:2016-2021年,阿尼玛卿冰川雪线后退146米,仅2019-2020年就退了60多米。最近两年退缩速度翻倍,累计超200米。目前雪线海拔升至5200米(山顶6200米),按每年退十多米的速度,100年后冰川或将完全消失。这一消融速率不仅威胁区域水源稳定性,更折射出气候变暖背景下高海拔冰冻圈的加速崩溃。更严峻的是,阿尼玛卿冰川的快速消融已引发连锁反应——源区地表径流季节波动加剧、冻土层退化、水土流失扩大,直接威胁着整个黄河流域的水资源安全和生态平衡。
诚如专家所言:“每保留一寸冰川,就是为子孙多留一滴生命之水。” 从日常节约用水的点滴习惯,到践行低碳出行的生活方式,我们每个人的微小行动,都在为守护黄河这条母亲河注入力量。
值此世界水日,让我们携手行动,将冰川保护作为应对气候变化与全球水危机的核心战略。增强水的危机意识,珍惜水,节约水,保护水资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