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环境网 搜索信息
登录 注册
 
首页 - 信息中心 - 快讯
持续“圈粉”,南京生态文明教育有新招
发布时间:2025/2/18 16:15:14
来源:中国环境网   点击:79

一年两登《新闻联播》,南京生态文明教育如何持续“圈粉”?

 | 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

    受邀在联合国中国青少年环境大会上介绍生态文明教育经验,两次被央视《新闻联播》关注,全年共举办各类生态文明教育主题活动309场……这是2024年南京市生态文明教育交出的一份“成绩单”。南京市生态文明教育缘何“圈粉”不断?近年来,南京市坚持将珍惜生态、保护资源、爱护环境等内容纳入全市教育和培训体系,通过不断搭建平台、整合资源、打造品牌,在全市上下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形成了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风尚。


南京市小学生在专家指导下开展校园生物多样性调查活动

    拓展平台,以点带面赋能生态文明教育活力
    走进南京市江宁水—PARK科技馆内,一个悬挂的地球形状屏幕格外引人注目,屏幕下方的互动装置与中间的球形LED屏幕相得益彰,生动展示了全球水资源的概况。讲解老师从地球上一滴小水珠的视角出发,通过“小水珠的循环之旅”“我在水-park馆的一天”等活动,对水资源、水生态及污水处理等知识娓娓道来,流动的水文化字幕和互动体验让参观者仿佛置身于水资源的奇妙世界中。
    这是南京市34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之一。“我们充分挖掘基地的特色,邀请相关领域专家共同设计课程和研学活动,打造了一批集科普、实践、体验于一体的生态教育场所,为公众提供了丰富的生态文明教育体验。”南京市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中心教育培训科副科长王莎介绍。
    “我手中的图片是什么?有没有网友知道,公屏上打出来,有机会获得精美礼品……”方寸屏幕间,主播和网友在线互动,动物趣味糗事、环保设施幕后故事在“南京生态环境”公众号独家放送,被网友们津津乐道。“通过’主播叫卖’的形式,物种故事、科普知识及环保设施被搬上直播舞台,不仅吸引了大量观众,还能有效科普。”王莎说。
    此外,南京市依托34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和9家生物多样性体验地等众多场所,策划了5条“美丽南京”生态文化精品体验线路。宣教人员化身“主播”和“导游”,将生态景点与环保知识相结合,拍摄系列短视频或开展直播活动,带领观众线上打卡。2024年,南京生态环境官方公众号共开展各类直播活动26场,线上观看总人数超500万人次。
    除了线下场所,南京市还建设了全国首个针对企业开展生态环境教育培训的专业网络服务平台“南京生态环境在线教育系统”,让企业环境教育在线可学。“通过打造、培育多个生态文明教育平台,以点带面,带动更多人积极参与生态文明行动中来。”南京市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中心有关负责人说。


2024年“环保小局长”暑期研学活动之参观江苏省南京环境监测中心

    丰富内容,引领生态文明教育落地生根
    “2023年10月,在俄罗斯远东地区万米高空,一道黑影一闪而过,与此同时,南京的一台GPS点位也随之而动。这让每个人心里一阵触动,它终于回来了”在2024年六五环境日主会场宣传活动现场,作为南京市2024年“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宣讲大赛优秀代表,恽梦婷在台上讲述了“黑鸢5号”在南京的一段动人故事。
    “作为生态环境系统一员,我很荣幸通过宣讲把我了解的美丽南京故事告诉更多人。”恽梦婷说道。据了解,南京市连续两年组建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宣讲团、青年科普志愿讲师团,为公众提供专业的生态文明志愿宣讲服务。同时,连续8年组建生态文明教育公益讲师团队,开展生态文明进校园活动,为青少年儿童提供丰富多彩的生态环境教育资源。
    为了丰富生态文明教育内容,让环境教育本土化、系统化,南京市生态环境局联合基地、社会组织等,研发了10套标准化生态文明教育课程体系,推广23部生态文明教育基地精品课程,一系列具有地方特色的生态文明教育课程,通过“南京市中小学课后资源服务平台”,为全市中小学生提供了系统化、专业化的生态教育资源。
    “山里的四季,仿佛是一场永不停歇的生命交响曲,每个季节用它独特的节奏,为山里的万物赋予了无限的生命力……”翻开《自然物语》这本书,优美活泼的文字语言,生动有趣的手绘漫画,美丽南京多彩生命的画面在脑海翩翩起舞,《自然物语》带领读者邂逅了南京的瑰丽和神奇。
    “针对不同年龄阶段、不同的受众群体,南京市还出版了《南京本土生物多样性科普丛书》《南京生态名片系列丛书》等科普书籍,让公众更加了解和珍惜身边的自然环境,共同守护南京的绿水青山。”王莎说。


2024年南京生态文明“第一课”走进紫金山

    打造品牌,让大自然做最好的老师
    “在您的左手边是可以自动灌溉的花园,这也是我对未来低碳学校的构想之一……”在2024年联合国青少年环境大会现场,来自南京市凤凰花园城小学的环境小记者刘秉乐向大家展示并介绍了他对未来低碳校园的理解。从环境“小记者”的视角展现青少年参与建设美丽中国的“大生态”行动,也让南京环境小记者这一品牌走进了全国的视野。
    “早在2012年,南京组织开展环境小记者项目。2024年,更是面向全市招募并组建百名环境小记者,通过组织专题调研、体验实践等系列活动,鼓励、引导青少年关注身边的环境变化,以实地采访、调查研究、新闻报道等方式,提升青少年生态环境素养。”王莎介绍。
    在固城湖畔,在紫金山林,在黄龙岘田间……2024年,南京生态文明“第一课”走进“山水林田湖草”的特色自然场所中,被多家媒体直播并报道,从科普认知到实践行动,从自然探索到引导践行“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的行动在孩子们心中悄然发芽。“我们始终相信,大自然是最好的老师。生态文明教育的最佳场所就是带领孩子们走进自然,让教育自然发生。”王莎说。
    连续 3 年开展校园生物多样性调查,组织学生观察身边的动植物,手绘校园绿地图;连续4年开展“我是环保小局长”活动,培养了 363 名“环保小局长”,开展了超百项环保小课题研究;连续6年开展“长江大保护,绿色共成长”行动计划,感受长江生态环境变化;连续 7 年开展中华虎凤蝶社会同步调查……十多年来,通过一系列的持续性社会实践活动,将生态资源转化为教育资本,孩子们的参与热情持续高涨,不仅提升了青少年生态文明素养,带动家庭积极参与,同时南京生态环境教育品牌一个接一个地创立并扎根,为生态文明教育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
    2025年新年伊始,南京市首次启动生态环境小志愿者招募活动,便受到了广大中小学生热捧,吸引近500人踊跃报名参加,报名人数创历史新高。儿童生态文学征文比赛、新四类环保设施开放……展望未来,南京还有更多的特色教育项目正在孕育中。

原题:持续“圈粉”,南京生态文明教育有新招

(来源:中国环境APP 作者:张泰阳 张健)

[关闭本页]  [返回顶部]
注:除明确标明原创外,本站发布的图文内容均转载自网络,如您认为文章侵犯了您的权益或违反了法律法规和政策,请联系我们删除。
信息中心
 
快讯
媒体关注
图片新闻
公众说环保
绿色创意赛
环保小知识
如果您想与我们合作或了解更多江苏省内环保公益资源,欢迎与我们联系。
联系江苏环境网
关注江苏环境公众号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支持我们  |  合作伙伴  |  加入我们
Copyright © 2003-2025 www.jshj.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江苏绿色之友(南京大地文化发展交流中心)
电话:(025)84723697    网站邮箱:jslszy@jshj.org    工业与信息化部备案:苏ICP备140570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