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环境网 搜索信息
登录 注册
 
首页 - 信息中心 - 公众说环保
“快节奏”“慢生活”,如何平衡是一道新课题
发布时间:2024/12/18 8:35:04
来源:中国江苏网   点击:101

【地评线】听·见|“快节奏”“慢生活”,如何平衡是一道新课题

    你的声音,我们愿意听见;
    你的关切,我们一同看见。
    嘴上天天喊着“躺平”,实际“卷”起来比谁都拼,是不少当代青年的真实写照。如今生活节奏快,许多人每日奔走在公司和住所两点一线,即便是闲暇时间也难以真正停下来。一项调查数据直观地反映出当代青年的状态:77.8%的受访青年感觉自己忙,越是大城市的感受越明显。94.4%的受访青年坦言,忙碌的工作生活让人精神紧绷。
    从早晨出门,一天的生活就仿佛按下了加速键,快点起床、快点吃饭、快点赶路;下班了追个剧,正常模式看得焦急,开启倍速才感觉节奏快一点;拿一本书却很难静下心来品读,更多的是“快餐式”阅读,看个几分钟的视频就了解一本书的主要内容;就连出门旅游,也开始流行“特种兵式”……在这种快节奏的状态下,许多人如同绷紧的弦,似乎失去了慢下来的能力,即使在业余时间也想着是不是得干点“正经事儿”来提升自己,否则就好像在虚度光阴,甚至产生负罪感。
    为何青年们会陷入这样的境地?从宏观层面看,激烈的竞争环境、就业机会的争夺、生活成本的攀升,都使得他们无法放松,生怕一不留神就被淘汰。甚至有个别企业存在不合理的工作安排、过高的绩效要求也让打工人无暇喘息。同时,社交媒体上营造的一些同龄人“成功”假象,翻看评论区总是能感受到人生的“参差”,也在无形之中加剧了青年的焦虑心理。有网友感慨:“松弛不了一点,感觉每天除了上班就没有多少空闲了,有种时间不够用的无奈。”
    诚然,青年们为美好未来拼搏奋斗,多“充电”提升自己,是值得肯定的,也是一个社会健康发展所需要的。不过,如果忙得没空陪伴家人,没空静坐下来喝口茶,甚至没空休养生息……就属实过头了。虽说“人生就像骑自行车,要想保持平衡,只有不断前行”,但是在前行的路上,也莫要忘了欣赏沿途的美景。慢下来,不代表不努力,只是不那么急于求成,给自己充分的时间去思考、成长。如果把生活当作一场马拉松比赛,那也需要适当休息才能跑得更远。
    日前,《咬文嚼字》发布了“2024年十大流行语”,“班味”名列其中。上班后,人们表现出的眼神疲惫、不修边幅等状态,即“班味”。许多打工人一边热烈讨论“班味”,一边分享如何消除“班味”,这无疑是一种自我调侃,也是对理想职场生态的隐隐期待。
    面对这一现状,社会与个人如何才能有所改变?毫无疑问,企业应当多注重员工的身心健康,合理安排工作任务,营造更加以人为本的工作环境。城市也可以通过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资源,给予青年们积极的关怀,比如南京的“宁青驿站”“爱心暑托班”,成都的租房优惠、“15分钟青年社交圈”等,就是不错的举措。
    闲暇时自我调节和放松,个人也可以“逼迫”自己主动作为。调查显示,65.8%的受访青年坦言要学会接受和放下一些事情,54.0%的受访青年认为应当重视劳逸结合。具体方式相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判断,只要自我感受舒适,张弛有度即可。
    生活的精髓,或许就在于一个“度”字。学会在快节奏和慢生活之间寻找平衡,在“内卷”中保持理性,不必与他人攀比。每个人的人生道路不同,踏踏实实走好每一步,减少不必要的焦虑。在这方面,我们不妨也学学古人的智慧。苏轼在担任杭州太守的时候,工作繁重,他常常在高山的亭子中办公,工作完成后一定要小酌一杯,看看满山风光,找个地方睡上一觉。忙中有闲,劳逸结合,才是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
    所以,从现在开始,让自己偶尔慢下来,攀一座山,读一本书,看一个展,正如一首歌中所唱:“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

[关闭本页]  [返回顶部]
注:除明确标明原创外,本站发布的图文内容均转载自网络,如您认为文章侵犯了您的权益或违反了法律法规和政策,请联系我们删除。
信息中心
 
快讯
媒体关注
图片新闻
公众说环保
绿色创意赛
环保小知识
如果您想与我们合作或了解更多江苏省内环保公益资源,欢迎与我们联系。
联系江苏环境网
关注江苏环境公众号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支持我们  |  合作伙伴  |  加入我们
Copyright © 2003-2023 www.jshj.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江苏绿色之友(南京大地文化发展交流中心)
电话:(025)84723697    网站邮箱:jslszy@jshj.org    工业与信息化部备案:苏ICP备140570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