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环境网 搜索信息
登录 注册
 
首页 - 信息中心 - 环保小知识 > 政策法规
上半年全国水成绩单公布!
发布时间:2024/7/31 14:04:01
来源:中国环境网   点击:694

上半年全国水成绩单公布!贵州“好水”+2,山东“差水”+4

    近日,生态环境部公布了2024年1—6月全国地表水环境质量状况。1—6月,3641个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中,水质优良(Ⅰ—Ⅲ类)断面比例为88.8%,同比上升1.0个百分点;劣Ⅴ类断面比例为0.8%,同比下降0.2个百分点。
    从全国各个城市水环境质量状况来看,1—6月,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中,柳州市、张家界市和丽水市等30个城市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水环境质量相对较好(从第1名至第30名),五家渠市、商丘市和开封市等30个城市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水环境质量相对较差(从倒数第1名至倒数第30名)。
    贵州“好水”+2,丹东跻身前30
    今年上半年,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水环境质量状况排名前30位城市中,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代表了上半年全国地表水污染防治工作的最优水平,排在第1位,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水环境质量状况排名前30位城市中,柳州排在第2位。
    包括柳州市在内,广西壮族自治区有8地进入上半年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水环境质量状况排名前30位,数量最多,占比接近三分之一,与2023年同期持平。分别是桂林市第8位、 来宾市第10位、 百色市第11位、河池市第12位、崇左市第13位、 贵港市第23位、贺州市第30位。
    除广西壮族自治区外,贵州省有5地进入前30位,比2023年同期增加2地,增加的两地分别是排在第20位的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和排在第28位的安顺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有4地进入前30位,其中排名第16位的首府乌鲁木齐市,与去年同期相比进步10位,排名实现再次突破。
    此外,甘肃省和湖南省分别有3地进入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水环境质量状况排名前30位。甘肃省嘉峪关市、张掖市、金昌市排名第4、5、6位,代表甘肃水质的最好水平;湖南省值得一提的是,排名第2位的张家界市,与去年同期相比进步5位。
    特别需要关注的是,辽宁省丹东市排名第17位,与去年同期相比,跻身前30位。记者获悉,近年来,丹东市依托辽宁水质在线平台及国考、省控断面水质监测数据,实时监管、系统研判水环境变化形势;开展入河排污口规范化整治工作,实施近岸海域水质提升、城市黑臭水体整治环境保护等系列行动,为全流域水质的持续改善提供了保障。
    可以看出,跻身全国水质前列,需要拿出久久为功、长效治理的劲儿来。
    山东“差水”+4,昆明出现在倒30
    有好就有坏,今年上半年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水环境质量状况排名后30位城市中,山东省6地进入后30位,与2023年同期相比增加4位,值得关注。
    拿排名倒18位的山东省潍坊市来说,去年同期潍坊市排在倒数第30位,但在当时,根据生态环境部在通报中注明:带#为6月潍坊市白浪河柳疃桥断面出现严重人为干扰,对该断面当月所有指标进行了最差值替代处理。而如今,没有最差值替代处理,排名还倒退了12位,相关部门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除了潍坊市以外,东营市排名倒9位,日照市排名倒25位,枣庄市排名倒27位,威海排名倒28位,滨州排名倒29位,成绩均不理想。
    值得关注的是,在倒10排名中,东三省有4地位列其中,分别是与去年同期相比退步6位的倒4盘锦市,与去年同期相比退步3位的倒5沈阳市,与去年同期相比退步13位的倒7长春市,与去年同期相比退步21位的倒8松原市。这也进一步表示这些地方在水质改善上还缺乏一定的韧劲。
    此外,与去年同期相比,今年上半年,云南省昆明市水环境质量排名倒17位,位列倒30中。
    究其原因,或许在今年开展的中央生态环保督察中能发现端倪。今年5月,中央第七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督察云南省发现,昆明、丽江、普洱等城市大量生活污水长期直排,城区黑臭水体整治不力,生活污水收集处理设施建设严重滞后。
    督察指出,昆明市、丽江市、普洱市等地方落实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责任不到位,对长期存在的污水直排、黑臭水体问题重视不够、投入不足,推动生活污水收集处理设施建设不力。
    今年已经过去一半,水环境成绩理想的成绩是否还能保持良好态势高位进步?成绩不理想的城市能否扭转劣势令人眼前一亮?今年年底的排名会是最好的证明。

[关闭本页]  [返回顶部]
注:除明确标明原创外,本站发布的图文内容均转载自网络,如您认为文章侵犯了您的权益或违反了法律法规和政策,请联系我们删除。
信息中心
 
快讯
媒体关注
图片新闻
公众说环保
绿色创意赛
环保小知识
如果您想与我们合作或了解更多江苏省内环保公益资源,欢迎与我们联系。
联系江苏环境网
关注江苏环境公众号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支持我们  |  合作伙伴  |  加入我们
Copyright © 2003-2025 www.jshj.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江苏绿色之友(南京大地文化发展交流中心)
电话:(025)84723697    网站邮箱:jslszy@jshj.org    工业与信息化部备案:苏ICP备140570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