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环境网 搜索信息
登录 注册
 
首页 - 信息中心 - 快讯
生物多样性保护,“长三角”怎样走出自己的路?
发布时间:2023/3/27 18:41:40
来源:中国环境网   点击:320

    “在长三角区域,城市生物多样性应该而且必须得到重视,我们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必须要把这些问题做在前面,走在前面,统一规划、统一谋划、统一推进。”2023年3月23日,在长三角一体化绿色发展国际研讨会暨“一带一路”绿色低碳发展研讨班上,生态环境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首席科学家张文国作主题发言时表示。
    在会上,来自生物多样性保护领域的6位业内专家就“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主题开展交流探讨。城市不仅是钢筋混凝土的丛林,也有着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生物多样性,城市如何主动作为?专家们结合长三角地区分享了独家的经验与看法。
    “城市生物多样性必须一样精彩”
    张文国认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城市是‘高地’不能成为‘洼地’,美丽中国建设,城市应当成为‘先行者’和‘行动派’,城市生物多样性必须一样精彩。”
    以长三角为例。“从卫星影像来看,长三角地区生态空间珍贵,自然岸线保护压力大,城市生物多样性应该而且必须得到重视。”张文国表示。
    那么,城市应该如何做好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央民族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教授薛达元指出,由于长三角核心地区没有足够的面积,且自然保护区也很难再划定,所以在长三角核心地区再建国家公园没有什么条件。“但是,可以通过建立自然保护地和自然保护小区等方式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如动物展区、自然公园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区、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等。”
    大自然保护协会中国首席代表马晋红分享了一个成功的案例:“不同于在云南、四川的生物多样性、土地保护类的项目,我们在长三角地区从2015年开始引进了一个概念,叫打造以本地植物为主的生境花园概念,生境花园就是城市中打造栖息地功能,为城市野生动物提供一个栖息地,同时兼具花园的属性,能够增加人与自然、人与人的交流的场所,平衡人与自然的关系,将自然融入发展的过程。”
    “推动区域生物多样性保护主流化”
    地方政府在生物多样性治理进程中扮演关键角色,长三角地区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政府部门如何做?生态环境部对外合作与交流中心履约二处副主任专家王爱华表示,要提高政治站位,切实推动长三角一体化绿色发展,落实“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严格落实中央和地区关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大决策部署,推动长三角地区绿色高质量发展。
    “生物多样性工作要在政府各部门主流化,将生物多样性保护纳入部门规划和计划当中。”薛达元说。王爱华持相同观点,并表示要推动区域生物多样性保护主流化,将长三角地区作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区域,整合国际国内相关资源,探索生物多样性保护创新路径。
    不仅如此,生物多样性保护更要在社会中成为主流意识,应充分引导生物多样性保护公众参与。“目前,生境花园正在成为社区观察、认识动植物,参与维护的载体。有很多上海小区的居民管理案例非常生动,居民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非常积极,有许多老旧小区科学利用绿地进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实践。由此衍生出了生境课堂,也为城市生物多样性社区宣传的科普提供了一个好平台。”马晋红介绍说。
    王爱华建议,可以打造生物多样性展示交流基地,对标欧洲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经验,打造本地、跨区域和国际生物多样性教育、学习、体验、交流场所,宣传长三角示范区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
    “保护生物多样性需要马上行动。这也是去年COP15会议中最主流的呼声,不要让这些目标、任务、规划停在纸面上。一分部署,九分落实,我们需要的就是行动、行动再行动。”在主题演讲的最后,张文国呼吁。

[关闭本页]  [返回顶部]
注:除明确标明原创外,本站发布的图文内容均转载自网络,如您认为文章侵犯了您的权益或违反了法律法规和政策,请联系我们删除。
信息中心
 
快讯
媒体关注
图片新闻
公众说环保
绿色创意赛
环保小知识
如果您想与我们合作或了解更多江苏省内环保公益资源,欢迎与我们联系。
联系江苏环境网
关注江苏环境公众号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支持我们  |  合作伙伴  |  加入我们
Copyright © 2003-2025 www.jshj.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江苏绿色之友(南京大地文化发展交流中心)
电话:(025)84723697    网站邮箱:jslszy@jshj.org    工业与信息化部备案:苏ICP备140570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