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环境网 搜索信息
登录 注册
 
首页 - 信息中心 - 快讯
南京龙江河"又臭了" 鼓楼区: 年内消除劣V类水
发布时间:2019/8/12 15:57:20
来源:人民网   点击:827

追踪“黑臭河”系列报道之二
南京龙江河"又臭了" 鼓楼区:正系统治理 年内消除劣V类水

编者按:江苏是著名水乡,河湖众多,水网密布,但水质污染、生态退化、功能衰减等问题也较为凸显,黑臭水体治理如箭在弦。为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建设美丽江苏,《江苏省河湖行动计划(2017-2020年)》《江苏省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攻坚战实施方案》先后出台。按照要求,2019年底,各设区市和太湖流域县市城市建成区内黑臭水体基本消除。夏季高温多雨,黑臭水体多发易发,为此,本网特推出“追踪‘黑臭河’”系列报道。


龙江河河水墨绿,水面上漂浮着五彩油花。

    人民网南京8月12日电 (马晓波)“又开始臭了。”7月31日中午,南京金陵御沁园小区南门,有居民出大门没几步就皱起眉头,往左侧瞥一眼那条龙江河,脚步更急。对于这条河存在的黑臭问题,鼓楼区水务局相关负责人向人民网回应,该区眼下正在实施包括龙江河在内的鼓楼区河西北部水环境提升工程,“我们尽快完成明河段清淤,8月20日前完成暗涵清淤,9月底完成河道暗涵的排查和生态治理,10月份恢复正常,确保河道今年稳定消除劣V类水。”
    龙江河起于南京定淮门大街,终于里圩河,全长1517米,主要在鼓楼区江东街道辖区,南段部分在凤凰街道境内,途经江苏省妇幼保健院及多个居民小区。记者从龙江河起始地定淮门大街沿河南行,走不多远,在金陵名人居小区附近便能明显闻到臭味。墨绿色的河水几乎不流动,水面上漂浮着五彩油花,仔细看能发现不少蚊虫在水面跳动。
    “七八年前河里还有鱼有虾,现在一年四季间歇性发臭,清清淤、换换水短期内好一些,但治标不治本啊,最近味道又开始重了。”金陵御沁园附近一位商户告诉记者,随着南京城市发展,附近不仅铺路还开挖隧道,原本连接外河的龙江河在定淮门大街处被“斩断”成了死水。在他看来,这样的操作,水质出问题就成了必然。
    在龙园西路临河而设的一处护栏上,张贴着一封日期为7月23日的“致龙江河等沿岸小区居民的公开信”,落款单位是鼓楼区江东街道办事处和鼓楼区水务局。公开信显示,当地正在实施“鼓楼区河西北部水环境提升工程”,将对龙江河等多条河流清淤疏浚、控源截污。鼓楼区水务局副局长朱志荣称,此次水环境提升工程将系统性整治龙江河及与其相连的里圩河等多条河段,因下游里圩河扎坝清淤,导致龙江河河道暂时存在异味等问题。
    记者在里圩河看到,河流一段目前已经用坝隔开,河水排出后露出了河底淤泥。“下游治理用坝把河水隔断,原本流动性较差的龙江河就蓄在那里,这是河水有异味的一个原因。”朱志荣坦言,龙江河两岸已改成由石料砌成的硬质驳岸,严格上讲现在只能算泄洪通道,不再像自然河道一样具有良好的自净能力。他亦道明了河道治理的两点不利因素:其一,目前引水为外秦淮河河水,含沙量高,造成河水不清澈且容易淤积;其二,河道内暗涵未彻底排查,存在不明水体汇入河道。
    龙江河此前也阶段性进行过清淤治理,但黑臭问题过后还是反复出现。这次系统整治是否还会重走老路?有居民如此担忧。
    据了解,河道清淤、暗涵排查、河道水生态提升是此次水环境提升工程要采取的综合措施。朱志荣表示,本次将在放水清淤后对暗涵进行彻底摸排,把污水汇入、不明来水的情况加以综合,通过一些工程性措施来解决。江东街道河长办负责人王秀凤称,他们也在加强宣传以提高居民、沿街商铺的环保意识,发挥监督作用,不让污水随意倾倒,避免污染物受雨水冲刷或通过暗涵等渠道入河。
    对棘手的河道淤积问题,鼓楼区水务局水环境建设科刘勇斌介绍,龙江河淤泥主要是江沙和污染物,二者混合比例大致为7:3,为此,除正在实施的水环境提升工程外还有相关引水工程项目正在建设中。“项目完成后,龙江河引水一个来源是北河口水厂,一个是下圩河,经过滤处理或江水预沉淀之后把清水输送过来,水质含沙量高的问题将从源头得到解决。”他说。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朱志荣告诉记者,河道水生态提升包括生态岸坡改造,挺水植物、沉水植物种植,增设微孔曝气、喷泉式曝气机等以增加水中含氧量,尽可能让河水活起来。

[关闭本页]  [返回顶部]
注:除明确标明原创外,本站发布的图文内容均转载自网络,如您认为文章侵犯了您的权益或违反了法律法规和政策,请联系我们删除。
信息中心
 
快讯
媒体关注
图片新闻
公众说环保
绿色创意赛
环保小知识
如果您想与我们合作或了解更多江苏省内环保公益资源,欢迎与我们联系。
联系江苏环境网
关注江苏环境公众号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支持我们  |  合作伙伴  |  加入我们
Copyright © 2003-2023 www.jshj.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江苏绿色之友(南京大地文化发展交流中心)
电话:(025)84723697    网站邮箱:jslszy@jshj.org    工业与信息化部备案:苏ICP备140570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