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环境网 搜索信息
登录 注册
 
首页 - 信息中心 - 公众说环保
垃圾分类,德国是这样做的
发布时间:2019/7/18 17:50:40
来源:新华日报   点击:1059

扔玻璃瓶要区分颜色、垃圾桶多是“巨无霸”……
垃圾分类,他们是这样做的


    自7月1日《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实施以来,垃圾分类在国内持续“霸占”热门话题榜。德国的垃圾分类回收利用走在世界前列,7月上旬,记者到德国旅行,特意对德国的垃圾分类情况进行了实地观察和探访。
    公共场所扔垃圾不难
    走在德国的大街小巷,想扔垃圾并不费事。在公交车站站台、红绿灯路口、街心小花园……各种颜色和造型的垃圾桶随处可见,而且通常是混合投放的单桶。在火车站等人群停留的地方,也设置有分类垃圾桶,从二分法到四分法的都有。
    在科隆火车站站台候车时,记者注意到旁边一位须发皆白的老人,只见他熟练地拆开一个用过的盒子,把塑料部分投入垃圾桶上标着“包装”的桶口,把纸盒部分投入标着“纸张”的桶口,态度非常认真。
    仔细观察可以发现,德国城市设在公共场合的垃圾桶,如果采用二分法,就多出一个“纸张”桶;如果采用三分法,就在前者基础上多出一个“包装”桶,即投放塑料、泡沫类垃圾;如果是四分法,就再多一个“玻璃”桶。四分法的垃圾桶,在每个投掷口用不同颜色的字体标注着“纸张、包装、玻璃、垃圾”字样。当然,混投的单桶还是占多数,这也是照顾到路人步履匆忙、无暇细分的实际。
    在分类投放的垃圾桶中,纸张桶的投放准确率最高。匆匆走过的人们,会把手上的广告单页、报纸等塞进纸张桶。走在德国大街上,时常能看到商店扔出的大量包装盒,或是住户扔出的厚厚的报纸,都捆扎整齐地堆放在垃圾桶旁。这类废品在国内可以称重出售,但在德国没有这个价值。知情者说,德国人工成本很高,没法指望卖废品挣钱。
    垃圾桶多是“巨无霸”
    在德国城乡的一些路口,还安放着一组组专用于玻璃瓶回收的垃圾桶,桶身已被分别涂成绿色、棕色和白色,或者是分别标注“绿色、棕色、白色”字样,提示各自回收不同颜色的玻璃瓶。记者从投掷口向里看,桶里的玻璃瓶颜色果真与要求一致。
    有趣的是,这些回收玻璃瓶的垃圾桶既粗又高,体积巨大。德国人怎么有这么多瓶子可扔呢?留学生陆小畅告诉记者,他和几位男同学租住在一起,平时经常喝啤酒和红酒,因此,每过两三个月,他们就要集中清理一下酒瓶,把攒下的百余个瓶子抬到街口,按颜色分别投进回收桶里。德国人不喝热水,爱喝啤酒,酒瓶的用量很大,超市里很多气泡水、矿泉水也用玻璃瓶包装,这就难怪玻璃瓶回收桶长得那样“巨无霸”了。
    同样身材“巨无霸”的还有盛放建筑垃圾的垃圾箱。它们就安放在施工现场附近,厚实得近似一座小房子,里边建筑垃圾放满后,相关回收企业会来把它运走。因为要按垃圾的体积交费,有的主人还会给这种垃圾箱上锁,以确保专用。国内小区的建筑垃圾经常露天堆放,与德国相比显得很粗放。
    除了住楼房公寓的,独门独院的德国家庭所用的垃圾桶也不小。家住德国中部城市卡塞尔的王女士告诉记者,她从江苏移民德国17年,在自家别墅院内,常年放着几个一米多高的垃圾桶,纸张、塑料、可分解的有机垃圾都分别存放。回收企业给每家一份垃圾日历,注明前来收取不同垃圾的时间,比如扔纸的桶,要一个月才来收一次。到了日子,她就把相应的垃圾桶从院子里拖到马路边,方便垃圾车操作。已经入乡随俗做垃圾分类十多年的王女士说:“这个不复杂,时间一长就习惯了,而且能保护环境,也有成就感。”
    押金体系促进回收
    德国垃圾的循环利用率非常高,一半以上的社区垃圾、绝大部分的建筑垃圾都能被回收利用,扔垃圾的人并不能用它们卖钱,但可以取回预付的押金。
    在超市买水时,记者看到,许多矿泉水瓶上都印着可回收标志和“押金0.25欧元”字样。水喝完后,把瓶子塞进超市门口的退瓶机,机器就会吐出一张单据,在购物时可以抵扣现金。“我予我取”的押金体系,在促进回收方面非常有效,邻国的人爱开玩笑说,“德国人不管走多远都会把矿泉水瓶带回超市”。
    德国街头也有拾荒的,他们翻垃圾桶的主要目的是捡这种含押金的瓶子。毕竟,超市卖的食物并不贵,捡4个矿泉水瓶能换到1欧元,足够买一升鲜牛奶。
    “退押金的矿泉水瓶要保持形状,不能压扁。”在亚琛工业大学就读的李庆宇同学提醒说。李庆宇租住在一对德国老夫妻家里,虽然来亚琛才短短一年,他对当地的垃圾分类要求已很熟悉:“吃剩的瓜果要扔进可降解垃圾桶,草稿纸要扔到专门放纸的垃圾桶……最好别扔错,别给房东添麻烦,毕竟垃圾车不是每周都来收垃圾,如果因为没分好类被拒收了,等下一次要好久。”
    记者了解到,虽然德国推行垃圾分类已有数十年,虽然德国人出了名的严谨细致,但每年仍有很多垃圾被扔错桶,为此,德语中还出现了一个专用词“Fehlwurf”(意思是“错投垃圾”)。可见,推广垃圾分类的确是一场持久战。本报记者 刘玉琴

[关闭本页]  [返回顶部]
注:除明确标明原创外,本站发布的图文内容均转载自网络,如您认为文章侵犯了您的权益或违反了法律法规和政策,请联系我们删除。
信息中心
 
快讯
媒体关注
图片新闻
公众说环保
绿色创意赛
环保小知识
如果您想与我们合作或了解更多江苏省内环保公益资源,欢迎与我们联系。
联系江苏环境网
关注江苏环境公众号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支持我们  |  合作伙伴  |  加入我们
Copyright © 2003-2023 www.jshj.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江苏绿色之友(南京大地文化发展交流中心)
电话:(025)84723697    网站邮箱:jslszy@jshj.org    工业与信息化部备案:苏ICP备140570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