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环境网 搜索信息
登录 注册
 
首页 - 信息中心 - 环保小知识 > 环保科普
20万亩盐碱地 神奇变绿洲
发布时间:2017/9/12 20:52:03
来源:新华日报   点击:941
江苏盐土农业登上联合国峰会
20万亩盐碱地 神奇变绿洲
9月11日,《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第十三次缔约方大会在中国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召开。195个缔约方代表团、相关国际组织及民间组织代表参会。江苏特色盐土农业首次受邀参会并将在大会两个论坛上发表演讲,向世界讲述走出去治绿盐碱荒漠的故事。

在当天举行的绿色经济与荒漠化治理峰会可持续土地管理论坛上,盐城绿苑盐土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春银打开PPT,内蒙古查干诺尔、河北安固里淖干涸盐湖治理前的卫星图片上,一片白茫茫让人触目惊心。

我国现有盐湖1500多个,其中1平方公里以上的盐湖有831个,由西向东分布于新疆、青海、内蒙古、宁夏、辽宁等12个省区。咸水湖中大量盐分在干涸过程中留存在土壤中,这些盐碱土PH值超过10,植物无法生长,国际上称之为“土地癌症”。针对此类土地灾变如何防治、生态修复,正是《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最为关心的问题。

国际土壤研究权威、中科院院士赵其国告诉记者,以往的盐碱地改良都是先围垦洗盐、等盐度降低后再进行种植,这种方法投资大、周期长、收益低。而发端于江苏沿海的现代盐土农业“不与淡水争资源,不与农田争土地”,种植同时能增加土壤有机质,实现“边利用、边改良”,为我国广袤盐碱地的开发利用提供了全新视角。

“早在2010年,我们就与绿色生态国际组织合作,海蓬子、碱蓬、耐盐牧草等耐盐作物品种相继在内蒙古查干诺尔试种成功,绿了9万亩盐碱湖盆。2013年起,我们又走进河北安固里淖盐湖啃‘硬骨头’,两期项目下来绿了近10万亩,端掉‘北京头上的一盆沙’。”张春银展示的图片中,“治愈”后的查干诺尔湖底披上绿装,人们在“庄稼地”里劳动作业,而安固里淖竟然恢复了“水波荡漾”……

记者从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了解到,江苏盐土农业走出去的底气在于拥有一个庞大的“种质资源库”,包括30多个耐盐作物品种,除已经产业化的海蓬子和碱蓬外,柽柳可为东部沿海滩涂穿上绿装,海滨锦葵、菊芋是制取生物柴油的上佳原料。这些神奇“江苏种子”都通过科技鉴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此外,江苏还建成全国唯一的盐土农业领域院士工作站,具备产业和科研的双重先发优势。

长期参与国际生态治理项目的燕京大学北京校友会生态扶贫专业委员会秘书长郑柏峪介绍,此前的生态项目绝大多数具有生态价值而缺少经济效益,依赖财政投入,资金用完了项目也就不得不中止。江苏特色高效盐土农业走出了一条可持续发展的新路,非常契合“可持续”这一论坛主题。

“江苏盐土农业跟精准扶贫结合,发展前景更加广阔。”中国农科院陆庆光研究员介绍,盐碱荒漠化不但严重影响群众的生产、生活,而且导致相关地区经济贫穷落后的现状。江苏盐土农业的可贵之处还在于兼蓄生态、经济价值,实现了一边“绿”一边“富”,是生态扶贫国家战略的鲜活实践。

15日即将举办的“一带一路”自然资源监测圆桌会上,相关江苏企业将以《盐土生态治理和综合利用的中国梦》为题,提出抢抓“一带一路”机遇、支持发展盐土生态农业促进荒漠化治理的建议。眼下巴基斯坦、阿联酋等国相关人员已前来考察洽谈生态合作,江苏盐土农业“走出去”的步伐已然加快。

“拥有种质资源,江苏有条件打造全球盐土农业的‘总部经济’。”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杨劲松博士说。建议政府、科研机构和企业共同“使劲”,出台政策,加快深加工产品研发和产业化,提升盐土农业的国际竞争力。

本报记者 王世停
[关闭本页]  [返回顶部]
注:除明确标明原创外,本站发布的图文内容均转载自网络,如您认为文章侵犯了您的权益或违反了法律法规和政策,请联系我们删除。
信息中心
 
快讯
媒体关注
图片新闻
公众说环保
绿色创意赛
环保小知识
如果您想与我们合作或了解更多江苏省内环保公益资源,欢迎与我们联系。
联系江苏环境网
关注江苏环境公众号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支持我们  |  合作伙伴  |  加入我们
Copyright © 2003-2023 www.jshj.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江苏绿色之友(南京大地文化发展交流中心)
电话:(025)84723697    网站邮箱:jslszy@jshj.org    工业与信息化部备案:苏ICP备140570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