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环境网 搜索信息
登录 注册
 
首页 - 信息中心 - 公众说环保
湿地教育如何与学校教育相结合
发布时间:2020/11/3 17:26:11
来源:中国环境网   点击:1035

  10月17日-18日,40名来自江苏盐城、广东深圳、上海、海南海口、广西北海等地中小学一线教师、沿海湿地保护区及湿地公园的宣教人员,在江苏盐城湿地珍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参与了湿地教育——学校课程培训。
  何谓湿地教育?
  湿地教育,就是在湿地中开展自然教育及相关活动。
  我国东南部沿海地区有着十分丰富的湿地资源。湿地方便亲近,生物多样性显著,尤其鸟类资源丰富,特别容易观测。自然环境的优势让湿地十分有利于开展自然教育活动。
  为了提升湿地保护地开展湿地教育的整体水平,老牛基金会、保尔森基金会和红树林基金会(MCF)在中国沿海湿地保护网络的基础上启动湿地教育中心项目,选择了包括江苏盐城等地保护区的湿地教育中心成为项目样板点,共同推进湿地教育的发展。湿地教育中心是指由湿地保护区、各级湿地公园、湿地保护小区等不同类型的湿地保护地设立,基于保护地的保护目标、自然和文化资源等本地特色,面向访客及公众设计和实施相应教育活动,引导人们走进湿地、体验湿地,感受湿地生态之美,提升生态素养,参与湿地保护的场所。
  本次在江苏盐城开展的为期两天的湿地教育——学校课程培训,40名参加者中有15名是中小学在职教师。
  培训过程中,红树林基金会(MCF)导师胡卉哲、曾卓、滕云带领学员围绕《神奇湿地——环境教育教师手册》开展一系列培训活动。室内培训通过让学员们体验手册节选的室内课程《蓝色星球》《水奥运》《小水滴的旅行》,帮助学员认识湿地教育课程是如何通过各类体验式探究学习活动,激发学生的亲水、爱水兴趣。室外培训将手册中的课程《候鸟之驿》与盐城珍禽保护区资源特色结合,设置了很多观察环节,参与者通过观察了解盐城珍禽保护区如何为鸟类提供栖息的环境;观察鸟类在自然环境里的行为、与环境的互动关系;观察不同的鸟类适应不同环境有不同的行为特征。
  湿地教育如何与学校教育相结合?
  在培训过程中,学校教师与保护区宣教人员都表达了在探索学校与保护区合作开展自然教育时遇到的困难。对于学校教师来说,带领孩子参加户外自然教育活动,在保证安全的基础上,还要有家长、学校的支持。对于保护区宣教人员来说,除了丰富的自然知识,还要有成体系的引导模式,否则很容易就会变成认植物、认动物的基础性自然参观活动,一旦流于“认识物种”的形式,就很难达到开展自然教育的初心。
  红树林基金会(MCF)自2014年以深圳为起点开展环境教育以来,学校一直是他们关注的对象。为了激发在校教师开展环境教育课程的热情,并解决此过程中的困难,比如教师的户外课程经验较少等,2017年红树林基金会(MCF)开始引入一套在北美使用多年、体系较为成熟的水教育课程Project Water Education for Teachers并逐渐本土化,将成体系湿地教育课程与国内学校1-12年级课程标准相结合。
  2018年红树林基金会(MCF)组织国内环境教育专家、湿地教育中心工作人员和一线教师编写《神奇湿地——环境教育教师手册》,这是一本实用的湿地教育教材,体现了环境教育体验式学习的特点,户外课以真实环境的观察、探究体验为主,室内课则以参与式活动、动手实验为主。自然导师可以以这本教材为框架依托,根据本地资源,开展相应的自然教育活动。
  培训后能收获什么?
  这次培训带给学员的收获是丰厚的,不同学科的在职教师、沿海湿地保护区及湿地公园的宣教人员通过体验和学习面向学校开展的、有体系的湿地教育课程,会进一步增强对保护地开展面向学校的湿地教育的理解,培训也加强了湿地宣教人员与湿地学校教师的密切联系。
  红树林基金会(MCF)首席教育研究员胡卉哲说:“通过围绕这本《神奇湿地——环境教育教师手册》进行培训,无论是在职教师还是保护区宣教人员都能有所收获,回到自己的岗位后,完全可以根据学员本地的自然资源开展对应的自然教育活动。”
  盐城湿地珍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宣教科科长陈亚芹说:“这次培训让我们学习了很多开展自然教育活动的方法,特别有助于我们在以后的活动中设计课程,也让我们更加深刻地领会了该怎样引导才是正确的自然教育活动。”
  海口市五源河学校教师吴春燕说:“我是一名生物教师,曾参加过自然教育活动,觉得非常有意义,这样的培训操作性很强,把这种动手实践的学习方式用到平时课堂上,孩子们也很喜欢。”
  盐城市第一中学教师刘艳红说:“这是我第一次参加此类活动,原来完全不了解湿地,不了解湿地教育,通过这样的活动让我对湿地、对自然产生了兴趣。在日后的教学中,我会把培训内容与相应课程结合,给学生讲解一些自然知识,以后如果有此类活动我还会参加。”
  红树林基金会(MCF)通过教师培训、教学支持等活动,有力支持湿地保护地开展与学校的合作,让更多中小学生能够进入湿地进行实地体验和学习,推动湿地自然教育中心的建设和成长。湿地教育中心也将成为学校课程的户外教学延伸、活生生的实验室和校内知识应用的真实场景。
  记者手记:
  如何开展一场真正的自然教育活动?10月17日-18日,记者参加了红树林基金会(MCF)围绕湿地开展的自然教育培训项目,短短两天时间,收获颇丰。近年来,我国以自然保护地为主体开展的自然教育活动类型丰富,我国自然教育事业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在探索自然教育良性发展的过程中面临许多机遇与挑战。
  红树林基金会(MCF)无疑是众多推动自然教育发展团体中较为出彩的一个,立足国情,脚踏实地,探索适合中国孩子参与的自然教育活动。面对学校教师与保护区宣教人员提出的“学校与保护区难以建立联系”“学校教师户外经验少”“保护区人员引导能力弱”“自然教育活动容易流于形式”等问题一一攻克解决。学校与保护区联系少,红树林基金会(MCF)便充当联系纽带,与教育部门、保护区管理部门沟通,促成双方合作;针对教师经验少,保护区人员容易变成“认植物导游”等情况,红树林基金会(MCF)积极开展相关培训,2017年至今,在广东深圳、北京、浙江杭州举办了多场针对在校教师的教学培训,深受教师喜爱。
  为了帮助学校和保护区互相融合,推进湿地教育的发展,红树林基金会(MCF)组织国内环境教育专家、湿地教育中心工作人员和一线教师共同编写了《神奇湿地——环境教育教师手册》。手册将有体系的湿地教育课程与国内学校1-12年级课程标准相结合,是一本十分有效的工具书,翻看手册,按照手册中的教案方法,结合本地资源特色,就可以开展适合本地中小学生的自然教育活动,很显然,这本手册将有助于推动沿海湿地保护区自然教育事业健康有序发展。

[关闭本页]  [返回顶部]
注:除明确标明原创外,本站发布的图文内容均转载自网络,如您认为文章侵犯了您的权益或违反了法律法规和政策,请联系我们删除。
信息中心
 
快讯
媒体关注
图片新闻
公众说环保
绿色创意赛
环保小知识
如果您想与我们合作或了解更多江苏省内环保公益资源,欢迎与我们联系。
联系江苏环境网
关注江苏环境公众号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支持我们  |  合作伙伴  |  加入我们
Copyright © 2003-2023 www.jshj.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江苏绿色之友(南京大地文化发展交流中心)
电话:(025)84723697    网站邮箱:jslszy@jshj.org    工业与信息化部备案:苏ICP备140570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