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环境网 搜索信息
登录 注册
 
首页 - 信息中心 - 公众说环保
绿色供应链重结果也重过程
发布时间:2019/1/10 18:33:38
来源:中国环境网   点击:562

我国已具备产业基础和制度支持,有助于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


在绿色发展的引领下,随着环境执法监管的加严,率先打造绿色供应链的企业,其产业链条会更加安全,环保“红利”已经释放。

  对话人:工业和信息化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中心能源资源环境研究所副所长、中国绿色供应链联盟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 毛涛
  ◆中国环境报记者 徐卫星
  近年来,绿色供应链与绿色工厂、绿色园区、绿色产品等一起,成为中国制造绿色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
  那么,我国当前的绿色供应链标准、政策、评价体系等相关制度安排是否健全?行业企业如何开展相关工作?记者对此专访了工业和信息化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中心能源资源环境研究所副所长、中国绿色供应链联盟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毛涛。
  环保红利已释放
  结果和过程并重,政策标准体系逐步完善
  问:绿色供应链在我国呈现哪些特点和变化,取得了哪些进展?
  毛涛:绿色供应链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制度,早期国外绿色供应链管理实践关注的重点是绿色采购。而我国既注重绿色采购,又注重绿色供应商管理,从关注结果向结果和过程并重的管理模式转变是中国绿色供应链实践的一项重要创新。
  目前,工信部高度重视引导企业特别是行业龙头企业打造绿色供应链,积极推动企业向绿色化方向转型。同时,大力引导和支持行业领军企业打造绿色供应链,与财政部联合开展了绿色制造系统集成项目,三批项目总计资助了约40个联合体单位去打造绿色供应链;已经开展了三批绿色制造体系建设示范工作,围绕汽车、航空航天、电子电器、通信、大型成套装备机械、纺织服装、建材等行业,共推出了40 家具有示范意义的绿色供应链企业。
  问:绿色供应链涉及到产业上下游,范畴更广、体系更复杂,推行是否具备广泛的产业基础?相关制度安排是否健全?
  毛涛:在绿色发展的引领下,随着环境执法监管的加严,率先打造绿色供应链的企业,其产业链条会更加安全,环保“红利”已经释放。随着环保违规企业被关停,环保合规企业的市场份额会随之提高,所获收益也会随之增加。目前企业打造绿色供应链的积极性显著提高,已经具备了相应的产业基础。
  我国绿色供应链政策标准实践已经走在世界前列,并向着体系化方向发展。政府层面,国务院、部委两个层级的政策正在逐步完善,不少地方政府都出台了配套措施,比如部分省市给予进入国家或省级绿色制造示范名单的绿色供应链企业一定的财政奖励。
  在行业层面,我们正在引导行业协会、研究机构、大型企业等编制绿色供应链相关标准,已经指导出台了《绿色制造制造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导则》,并立项支持了20余项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团体标准的编制工作。企业层面,一些行业龙头企业已经或者正在制定绿色供应链企业标准。
  总体来看,国家及地方层面的绿色供应链管理政策标准体系雏形已经形成,并在逐步完善。
  着眼未来铸品牌
  企业需提升自主意识,可增强市场竞争力
  问:绿色供应链对行业和企业会产生哪些短期和长期影响?
  毛涛:打造绿色供应链需要上下游企业联动,开展生态设计、采购绿色物料、优化生产工艺、升级节能环保装备、提高回收利用水平或者进行再制造等工作。但开展相关工作所增加的投入会随着产业链逐级向下游传递,最终体现在终端产品销售价格上。从短期看,这些率先打造绿色供应链的企业,相关环保投入会增加,可能会削弱其市场竞争力。但是从长远看,开展绿色供应链有助于企业获得市场认可度,提升品牌效应,扩大市场份额。
  比如,2008年,自然资源保护协会启动“清洁始于设计”项目,引导跨国服装品牌和零售商打造绿色供应链,以减少相关工厂产生的环境影响。自然资源保护协会报告显示,2016年,我国20多家印染企业通过相关改造,全年累计节水近400万吨,节煤逾3万吨,节省成本逾800万美元。
  问:绿色供应链是否依赖企业自主意识的提升?一定是大企业带动小企业的行为吗?
  毛涛:绿色供应链管理是以企业为主体开展的环境保护工作,目前出台的相关政策标准主要是引导企业参与,提供判断上下游企业活动是否绿色的依据。因此,开展绿色供应链管理工作主要依赖于企业自身意识的提高。
  不管体量大小,企业之间都存在供应关系,并形成一个网链。就大企业而言,其供应商数量往往较多,行业影响力大、带动性更强一些,通过打造绿色供应链,可以起到“以大带小”的作用。而中小企业有着更为广阔的节能减排空间,只要存在外部采购行为,也可以开展绿色供应链管理工作,起到“以少带多”的作用。对于企业来说,绿色供应链管理模式并无好坏之分,只有适不适合。
  壁垒并非不可逾越
  国际化程度高的行业基础好,有助于打破贸易壁垒
  问:绿色供应链目前在哪些行业领域执行得较好,原因是什么?
  毛涛:在国外,1996年美国学者率先就绿色供应链的理论进行阐述,随后通用汽车、惠普、戴尔、IBM、沃尔玛等企业进行了积极探索,经过20多年的发展,相关理论及实践逐渐成熟。国内相关实践起步相对较晚,目前电子电器、纺织等国际化程度高的行业基础相对较好。
  原因在于这些行业相关产品往往面向全球销售,西方发达国家在产品进口,特别是电子电器进口方面设置了严格的环境标准。为获取更多的国际市场份额,这些行业企业往往更重视环境保护,深入开展绿色供应链管理工作。
  问:当前的复杂经济形势对中国制造推进绿色供应链等工业绿色发展计划有何影响?
  毛涛:目前,在全球供应链中,中国制造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然而,国外“绿色贸易壁垒”却越筑越高,不少西方国家对进口产品提出了苛刻的环境保护要求。这些率先打造绿色供应链的企业,完全可以突破绿色贸易壁垒,获取更多的市场机会。

[关闭本页]  [返回顶部]
注:除明确标明原创外,本站发布的图文内容均转载自网络,如您认为文章侵犯了您的权益或违反了法律法规和政策,请联系我们删除。
信息中心
 
快讯
媒体关注
图片新闻
公众说环保
绿色创意赛
环保小知识
如果您想与我们合作或了解更多江苏省内环保公益资源,欢迎与我们联系。
联系江苏环境网
关注江苏环境公众号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支持我们  |  合作伙伴  |  加入我们
Copyright © 2003-2023 www.jshj.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江苏绿色之友(南京大地文化发展交流中心)
电话:(025)84723697    网站邮箱:jslszy@jshj.org    工业与信息化部备案:苏ICP备140570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