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环境网 搜索信息
登录 注册
 
首页 - 信息中心 - 公众说环保
解决外卖垃圾问题还需扫除观念障碍
发布时间:2017/9/7 20:53:07
来源:新京报   点击:538
 面对塑料垃圾问题,很多人提出用所谓的“绿色材料”替代目前的塑料制品,然而,这种思路未免把问题想得太简单。
  在前几日北京举行的一次大型公益展会当中,有环保组织在现场发起了一项“提名非环境友好型产品”的公众投票活动。结果,在12项候选产品当中,“外卖一次性餐具餐盒”高居榜首,从一个侧面说明,外卖垃圾确实已成为最让公众纠结的环境问题。
  若从经典的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废弃物管理的理论出发,不论是应对诸如塑料袋那样的老问题,还是外卖垃圾、快递包装这类新问题,都有一套成熟的应对原则可循,概括起来就是三个词:总量控制、闭合循环、无毒化。
  “总量控制”强调的是自然的承载力有限,生态有其“红线”,任何种类的物质产品及其衍生废物的产生量都必须有所控制。“闭合循环”是在“总量控制”的前提下,要求所有废弃物都应得到及时的回收利用,不再送入填埋场和焚烧厂。这一原则其实也是对产品生态设计提出的要求,因为目前不少的生活垃圾因为产品设计的原因,即使得到分类回收,也难以实现循环利用。“无毒化”就是要在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中消除有毒化学物的使用和潜在危害。
  以上这些原则应用到外卖垃圾问题上,就意味着作为公共问题管理主体的政府,需在企业自律、公民自觉的基础上,从宏观角度出台必要的政策措施,引导一次性餐具餐盒的总体减量与高效回收利用,并消除有毒有害物的使用、添加和污染。然而,这样的“大道理”相关部门并不是不清楚,理论迟迟不能付诸实践,恐怕与垃圾问题背后长期存在的三种社会观念有关。
  第一种观念是“需求即是合理”——不论是什么需求,量有多大。显然,这种观念模糊了为了满足不同需求而产生的不同社会和环境后果的区别。
  外卖行业从根本上满足的是人们吃饭的基本需求,但这种需求的实现显然不止外卖这一种,我们可以通过自己做饭、自己带饭、去食堂和饭馆吃饭等方式解决,而且这些方式对社会和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显然要低得多。也就是说,如果我们能够承认需求有合理和不合理之分,那么外卖行业可以满足的合理需求应该是:上述方式不可行或代价太大情况下的吃饭问题,而相应的公共政策也应当落脚在让外卖服务尽量只局限在某些“刚需”的情景之下。
  第二种观念是“问题产品不可退市”。现在的经济系统,总是鼓励创新、鼓励向市场投放更多新奇的产品,但鲜有制定原则,规定在什么样的条件下,对社会有害、生态有害的产品就应该退市。
  公共部门往往在不敢触碰生产权利的情况下,寄希望于一些后端措施,如分类回收,来减轻这些问题产品的危害。然而,对于不少廉价但危害极大的一次性塑料制品来说,源头控制是比后端治理更有效的方式。不论是通过直接的行政手段或间接的经济手段,“退市”不应继续排除在管理措施的选项当中。
  所幸的是,近十多年,问题产品退市已在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地方获得实践,塑料购物袋可谓是成功一例。前有孟加拉国立法彻底禁绝,不仅显著减少了白色污染问题,还复兴了传统麻布手工业的发展;后有爱尔兰开征环境税,使塑料袋市场价格始终保持在消费者平均最大支付意愿的6倍,也获得了相同的效果。
  第三种观念是“材料替代是最好的解决方案”。无论是餐饮外卖还是包裹快递行业,在遭遇越来越大的社会压力面前,提出的应对方案大多是用所谓的“绿色材料”替代目前的塑料制品,而“绿色”也大多被约同于“可降解”。
  然而,这种思路未免把问题想得太简单,一则可降解材料,如生物质原料也有开发和使用是否可持续之忧,二则如果没有完善的分类回收体系,可降解材料同样会造成严重的环境危害。如有学者指出,适用于可降解材料生产的玉米,在种植过程的生态影响上,与传统石油基材料可能有着相当的水平;而如果这类制品废弃后无法进入工业化堆肥设施,经填埋或流入自然环境仍会产生诸如大量温室气体排放、富营养化、聚集有毒物质的严重危害。
  所以,若要真正解决塑料垃圾问题,非落实“总量控制、闭合循环、无毒化”的管理原则不可;而要让管理者能下定落实这些原则的决心,全社会需尽快凝聚共识,扫除横亘在我们面前的观念障碍。
[关闭本页]  [返回顶部]
注:除明确标明原创外,本站发布的图文内容均转载自网络,如您认为文章侵犯了您的权益或违反了法律法规和政策,请联系我们删除。
信息中心
 
快讯
媒体关注
图片新闻
公众说环保
绿色创意赛
环保小知识
如果您想与我们合作或了解更多江苏省内环保公益资源,欢迎与我们联系。
联系江苏环境网
关注江苏环境公众号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支持我们  |  合作伙伴  |  加入我们
Copyright © 2003-2023 www.jshj.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江苏绿色之友(南京大地文化发展交流中心)
电话:(025)84723697    网站邮箱:jslszy@jshj.org    工业与信息化部备案:苏ICP备14057069号